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求职者的“觉醒时代”,先看点评再找工作?

职场八卦 原创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2-05-25 15:28 {{clickNum}}

1后疫情时代,

全球市场人才策略集体失灵?

几年前,涨薪、授予期权、改善办公环境的“大厂留人三板斧”可谓无往不利。

但后疫情时代,工作机会在复苏之时,一场离职潮却在美国发生。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主动辞职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443.4万人。主动离职也从2.9%攀升至3%,创2000年以来最高。这场“美国辞职潮”甚至引起了白宫的重视,白宫发言人珍·普萨基公开呼吁,让企业向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一揽子计划”。

无独有偶,国内职场人的跳槽意愿也明显增强。

脉脉人才智库在2022年1月做了一个跳槽意愿度调研,询问职场人,如果有好的机会,是否愿意选择“损薪跳槽”,2022年的调研结果显示,63.5%的受访者愿意为了好工作放弃年终奖,有33.9%甚至愿意降薪跳槽。

更让雇主崩溃的是,一种名为“精神性离职”的情绪让人力资源管理陷入死胡同。

“精神性离职”是指,员工积累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到临界值后,在内心否定了“通过与公司长期相伴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性。此后,员工对公司的各种激励行为不再“感冒”,逐渐成为一台没有情感、没有主动性的工作机器,一边以“低能耗”状态工作赚钱,一边盘算脱离公司后的新规划。

脉脉社区有一个职场黑话叫“精神股东”,是职场人们自嘲自己没有公司股份,但在精神上却为公司操碎了心。其实,真享受做精神股东的人,可能反而是十分幸运地找到了一份愿意全情投入的好工作。

种种迹象无不表明,这届职场人对于“找下家”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靠画饼和管理套路换取员工忠诚度的行为很容易被戳穿,甚至适得其反加速员工出走。反之,只要出现了心仪的“目的地”,哪怕在一些维度存在瑕疵,职场人也愿意拿出120分的投入与公司共同成长。

也许,重新审视职场人“offer审美”的时刻到了。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追风人才网

顶部